轉載自「MSN分享空間 2005/7/17」…

『At Risk: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無論我用什麼關鍵字,就是找不到這本書(泣…),於是我改上「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的網站搜尋,結果還是一樣(嗚嗚…)!唉,儘管是國家級的圖書館還是有「百密一疏」的情況吧!無意間發現一篇下載率頗高的論文,仔細看了它的摘要,發現內容非常有趣!異想天開:如果能以這個題目為主要架構,進而探討在單身效應之下,女性對房地產的需求,不知道這樣的題目系上有沒有老師肯指導喔?!(笑) 寫論文的過程是苦悶的,而我這樣的情形能稱得上是苦中作樂嗎?

    ======   ======   ======     

研究生:吳怡卿出版年:2004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系所名稱:性別教育研究所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究未婚單身女性身處的催婚情境,以及其面對催婚所發展出來的因應之道。探求未婚單身女性在結婚議題上的想法、台灣社會文化脈絡下呈現的催婚情境對其構成的影響,以及在催婚議題上個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的關係和樣貌。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以立意取樣訪談十四位有被催婚經驗的未婚單身女性,以半結構式訪談的方法來蒐集受訪者的被催婚經驗和對婚姻及對催婚的看法,並以敘說分析來進行資料內容的分析,希冀藉由受訪者的敘說,能貼近受訪者的經驗,並呈現受訪者真實的內在聲音和深刻感受。 透過深入訪談和分析比較,研究結果發現:處於台灣這樣的社會文化脈絡底下,社會加諸在未婚單身女性身上的催婚壓力仍舊比比皆是,傳統上女性一定要為人妻和為人母的性別角色期待仍舊是大說數人所認為「理所當然」的。在台灣的文化脈絡下,不只是父母會是催婚的一大來源,親戚、朋友,甚至媒人都可能會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加入催婚,催婚似乎成為一股全民運動。而在這一道道催婚聲浪中,職場、工作環境中的催婚與未婚單身女性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深,職場文化、性別比例的多寡、婚育狀況,甚至是未婚單身女性個人擔任的工作性質、職位高低等,都可能影響她們所面對的催婚情況。 除了外在的催婚之外,在本研究中發現,抱持著傳統性別角色期許和對感情及親密關係的渴望所造成的自我催婚的影響力往往更甚於外在的催婚。雖然在研究中發現傳統的性別角色、婚姻對女性的意義和家庭觀念仍舊持續流傳在台灣社會中,成為普遍的外在催婚聲浪,而這方面觀點上的差異也影響著受訪者的催婚體驗和自我催婚。但是,研究者也發現因著察覺到身處傳統和現代之間的不同、因著不同的生命經驗及身處不同的處境,未婚單身女性對於婚姻的想像和堅持與過去已不盡相同,已發展出更多元、更彈性的不同觀點,而對於催婚的因應也呈現多元而不呆板的彈性策略運用。而除了研究目的欲探究的問題之外,研究中也發現一些有待討論和可於未來進一步深究的議題,則一併於文末提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rm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